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,哈萨克医药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断经验:
哈医诊断主要包括加尼思尔格(望、嗅、听)和曼斯尔格(问、触、切)。医者通过望诊,全面的观察病人的形、态、神、色等;凭嗅觉器官嗅病人身上的异常气味:凭听觉听异常声音;用切按脉搏和病变部位;仔细询问病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发展情况,现在的症状和与疾病有关的病史。哈医认为,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整体,整体的变化也可从一个局部表现出来,内在十二脏器的病变又可通过外在十二器官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。仔细的运用两诊方法,掌握病情变化,综合辨证,才能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,进行有效的治疗。两种诊断方法包括以下24个内容:
望衣着穿戴;望姿态;望面容;望形体;望神态;望眼神;望口唇;望咽喉;望舌质;望舌苔;听声音;触毛孔;望问汗;望嗅鼻腔外形;望嗅双耳;望触关节;望触淋巴结、腺体;问触疼痛的性质;望嗅大便;望嗅小便;望嗅痰色;望嗅呕吐物;望触骨与指甲;切脉。
古代民间哈医的主要诊断方法是切脉,哈医切脉的部位除左右手以外,还要切双侧太阳穴、颈部、左右股间处和踝部,综合进行判断分辨,并把脉象分为30种,同时出现的几种脉象称霍斯巴克塔吾勒克。
但现代哈医以听、望、嗅为主要的诊断根据,特别在望诊中重视舌质、舌苔的变化,来确定疾病的寒热属性。通过以上诊断方法,把病证分成以下12种:
外伤、里证、表证、热证、寒证、痰证、中风、疮疡、阳证、阴证、实热、虚寒。
治疗
哈医除了常用的药物疗法外,有以下几种较为独特的治疗方法。
(一)食疗
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,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,哈医常用的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有以下几种。
奶和奶制品
奶有牛奶、马奶、骆驼奶、山羊奶、绵羊奶之分。驼奶性微热,其他奶性平。奶有滋补、安神、养阴、解毒作用,可用于百病之后恢复期的身体虚弱,除硫酸铜以外的其他毒物造成的中毒。
驼奶加入适量马钱子发酵后饮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