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指苗族先民九黎蚩尤部落联盟。不应是当今的苗族、黎族的含义。黎是上古时期九黎蛋尤部落联盟,不是当今的黎族。现今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,在汉代,史书上称之为“里”、“俚”,唐代以后逐渐改称为“黎”,“黎”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。黎族与苗族在历史上是否有渊源关系,值得探讨。
三、楚巫文化的传人——屈原
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笔下的楚国被称为“苗族的楚国”。战国时代通行于人神之间的巫师盛行于“苗族楚国”,楚文化与巫文化是盛开在楚地的两朵奇葩,被后世称为楚巫文化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出生在楚巫之地的长江三峡姊归,是楚国的大学问家,也是大巫师。“屈原言巳得神俱行,出阴人阳,一晦一阴,象人无缘知我为作也”,晚年飘泊于西楚之地的沉湘之地,其不朽篇章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、《九章涉江》、《橘颂》就是流放沉湘之时而作的。在《九歌》中记录了有关植物,这些植物既是药用,更重要的是祭祀活动的用品,如“兰”是指水中的的兰草。《九歌》有“蕙肴蒸兮兰籍”句。蕙和兰都芳香之物,是苗族招魂用的祭祀之物。“兰”长在水中,样子象兰草,端午,苗族人民每到春夏之交的五月端午就用这种草挂在门上,作辟邪之用。还用这种兰草煎水或烧烟熏洒房屋,用于消炎祛邪。现在苗族用的“兰”草,实际是生长在河边的水菖蒲。
四、苗巫遗风遗迹
巫师是原始氏族社会人与幽灵世界之间的使者,巫师可以运用奇异的法术传递人鬼之间的信息,也是原始宗教一幽灵,鬼怪的来历、活动以及祭鬼仪式、咒语的炮制者,他们同时也是魔术师和医生的先驱。苗族巫师出现很久,最有名气还算“相告”。据说苗族的六世祖“相告”便是“巫师”,称他为“相先类,把告养”的祖师。除祭祠仪式外,巫师在驱鬼治病的同时,兼用苗药治病,对跌打损伤有特殊的疗效。传说有的巫师还有“通阴”的本事,到阴间去与鬼打交道。广西苗族对能“通阴”的大巫师是这么描述的,“如江湖客卖艺,如神经有(病)发癫”。苗族巫师的主要巫术有:一是“过阴”或称“望鬼”术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