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一个对傣医药懵懂无知的女子,到执着于傣医药研究与实践,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、学者,她的一生与傣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在4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,她主持编写了大量傣医药教材、专著,培养了一批批傣医药人才,收集、翻译、整理、编撰出版了大量有关傣医药的史籍、文献书籍。她说:“为患者治愈疾病、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她就是我国傣医药首席专家,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傣医药主任医师林艳芳。
林艳芳出生于中医世家。1974年至1976年下乡当知青时, 林艳芳兼任赤脚医生,多次参加州内外的民族民间医药经验交流会,使她对傣医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。1977年,林艳芳被傣族乡亲推荐到云南中医学院读大学。198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景洪市民族医药推广站,从事傣医药的文献史籍资料、傣医传统经方、傣族民间单验秘方的收集、翻译、整理研究工作,从此她与傣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1978年,国家遴选出660名德高望重的名中医为第一批抢救对象(我州老傣医康郎仑即为其中之一),并遴选配备各自的徒弟,林艳芳就是这些徒弟中的一个。之后,林艳芳便离开家住到了导师——老傣医康郎仑家里进行为期3年的封闭式随身学习。
跟随师父研习傣医傣药知识的3年是成就另一个林艳芳的3年。当时,寨子里没有汉族,师傅一家又不会汉语,这对于只会简单几句傣语、不识一个傣文的林艳芳而言,简直是度日如年。村寨里简陋的生活条件、完全无法适应的饮食习惯以及无亲无故的孤独感,让她对学好这门完全陌生的医学毫无信心。一天夜里,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、腹痛难忍,小便时发现全是血尿,高烧到意识模糊。朦胧中听到师傅和师母来到身边,师傅用傣语对着她默默念了几句,伴随着一股新鲜草药的清香,他的大手按到了她的前额,清凉的汁液让她感觉很舒服。随后,一碗苦涩的药液流经喉咙,她的体温逐渐降了下来。
当清晨的阳光把林艳芳唤醒的时候,她几乎以为昨夜只是个噩梦,气力已经恢复不少。当她连比带划向师傅询问昨夜给她吃的什么草药时,师傅带她到竹楼下看种在墙角的那蓬小草。原来就是这些生长在眼皮底下的傣药,竟然奇迹般使她的病情快速得到了缓解!之后的一周里,师母每天给她端来一小碗这蓬小草熬的汤药。随着身体的恢复,林艳芳对傣医傣药有了全新的认识,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