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蒙医专用药材因为疗效可靠,已引起了现代医学的重视。例如蒙医用广枣治疗心悸、心绞痛、心脏病,用沙棘止咳化痰、活血化淤,用蓝盆花清肺、治疗肝热病,用文冠木治疗风湿、痹症等。
而在一些通用药材的使用上,蒙医与传统的中医也不尽相同,并且有着特别的疗效。例如肉豆蔻,中医将其煨制后用于暖脾胃,蒙医则用生肉豆蔻来治疗心脏病。
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,其中15个独有民族,形成了以傣族医药、藏族医药、彝族医药为代表,而纳西族、佤族、哈尼族等其他民族医药为分支的多元一体民族医药体系,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。
其中傣医药、藏医药、彝医药有悠久的历史、完善的理论体系且广泛使用。傣医药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,藏族医药分布在滇西北地区,彝族医药则在全省分布最广。
郑进介绍,上世纪80年代以后,“民族医药”这一观念在云南正式被提出。
从2000年以后,新的一批民族医药工作者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,又对我省的民族医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。特别是西双版纳州的傣医院在文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为傣医药的学科建设和傣医药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。楚雄州在彝医药的挖掘整理并编撰出版发行了《彝族医药荟萃》等书籍。迪庆州的向·初称江楚活佛编写的《藏医精要》,也是云南省第一部藏医学专著。